• Slider
  • Slider
  • Slider
  • Slider
:::
黃建松 - 學務處 | 2019-04-16 | 點閱數: 538

 

地球日主題展「台灣之醉」

展出日期:4/22世界地球日 到 6/5 世界環境日。

地點:台南社大 後甲校區 文化走廊 

因為看見,所以記錄,因為我們要告訴大家。

這裡面充滿了「矛盾與衝突」。

美麗的衝突、常識的衝突、現實的衝突、道德的衝突。

展出中有12個罐子,裝的是人的心。

 臺南社區大學是一所以培力實踐社群為目標的公民學校,運用學習搭建平臺,將個人連結成社群,讓關心他人變成自發性的習慣與行動。在環境教育的推廣理念下,延伸發展出來的環境行動小組則以「護生」為概念,關注山河土、事業廢棄物、再生能源、樹公民、國土規劃、生物多樣化與環境教育。

 長期以來,臺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結合議題與課程,帶領學員們走踏臺灣土地,透過影像紀錄、採樣、分析、紀錄,誠實呈現真實的樣貌,揭示逐漸消失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。他們也將觀察延伸為行動,如守護龍崎的工業遺址及自然地景、拒絕掩埋場設置,並從2005年迄今每月一次長期監測臺南的海灘廢棄物。

 此次展出的《臺灣之醉》,藉由同音同時暗示了「臺灣之最」與「臺灣之罪」。以一張地圖描繪這些年所關注到的眾多案件,道盡探勘者的憂愁。其中包含了最具代表性的「臺灣之最」案例;常識判斷有問題、但政府或業者稱說沒問題的「臺灣之罪」;還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「假再利用」所製造出來的環境問題。

 而裝有受汙染廢土樣品的每個罐子都是一個符號,裝載的是一個故事,可能是某些人的金錢,也是許多人的眼淚;是我們當下對待土地的承諾,更是我們留給孩子們的資產。透過符號的對應,觀者可以找到自己家鄉的故事,或認識一個不曾知道的社會現況。期待引發更直接的行動,透過每一個人的專長,來守護這片生長的土地,為它做些什麼、改變什麼。

 《臺灣之醉》曾在2018台北國際雙年展中展出,內容是從地圖上眾多的案例挑出最具代表性的五個故事。分別是:

1、幽靈的池塘。台灣最毒埤塘。  

2、珍珠、波霸、巧克力。台灣最毒的野生動物保護區。

3、美麗彩繪的臉譜。台灣最毒的魚塭。

4、恐怖陣線聯盟。台灣最毒的都更案。

5、台灣西部淺山丘陵的聖杯:西部平原最後的生態綠舟。

 第五個故事介紹的就是台南美麗的自然地景「龍崎牛埔」,罐子裡裝的是龍崎牛埔天然的泥岩與沙岩,而最後一個罐子是空的,因為此時此刻看我們怎麼決定,留下美好給孩子?或是要裝滿廢棄物給孩子?

:::

學務處專區

showBlock

輔導室專區

showBlock